林照程是我音樂系的學弟. 當時對他的印象是陽光型的男孩. 帥帥的拉著大提琴. 無憂無慮. 後來聽說他和學妹結婚了. 兩人一起教琴一起演奏. 感情很好.
有一次不經意在廣播節目中聽到林照程和蕭雅雯講起信主的心路歷程. 當然也提到了家有遲緩兒的辛酸. 我才慢慢瞭解他們的故事. 很高興看到林照程和蕭雅雯攜手成立了『天使心基金會』. 將小愛化為大愛. 真的很感動 ~~
三二七愛奇兒遊行日
「愛奇兒」泛指各項身心發展障礙的孩童,這些孩童的家長往往承受極大壓力。天使心基金會執行長林照程說,「三三六愛奇兒日(Angel's Day)」的由來,是因為三月春暖花開,象徵新生命的開展。
基金會宣布三二七當天舉辦踩街遊行和黃昏音樂會,希望大家穿上粉紅色系輕鬆服裝,下午一時卅分在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集合出發;目前還欠缺志工,有意者可上天使心網站報名。
三二七當天將有全國各地的「愛奇兒」參加,主辦單位設計了「愛奇兒徽章」,讓參加遊行的特殊孩童和民眾配戴,也希望以後能夠推廣,看到戴著愛奇兒徽章的孩子或家長,也能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微笑。
廿七日的遊行訊息可上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查詢:http://www.ah-h.org/
14 歲女孩用生命換來的天使心 聯合知識庫 / 林政忠
一位重度發展遲緩的女孩林詠晶,用她短暫的十四年生命,促成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成立。林詠晶的父親林照程從負債、輕生,到成立基金會,才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林照程認為女兒就像小天使,證明人世間存在「無條件的愛」。
林照程、蕭雅雯夫婦都是傑出的音樂家,兩人廿年前的月收入高達新台幣卅多萬元。林照程說,大女兒詠晶被診斷為極重度發展遲緩時,他仍相信只要拚命賺錢,女兒的病一定可以治好;當二女兒逸華也被判定重度發展遲緩後,全家幾乎崩潰,最後傾家蕩產來照顧女兒。
這樣的付出卻沒有同等的回報。當了七年的父母之後,林照程和蕭雅雯終於聽到詠晶學會開口叫「爸爸、媽媽」,這一聲「爸爸、媽媽」,讓他們感動哭泣一個月。
蕭雅雯說,她從小都是第一名,成長沒什麼挫折,但「有了這樣的女兒,就算有什麼學歷背景、社會地位,人生好像註定失敗了」。
詠晶罹患癲癇、氣喘,一周只能排便一次,日常走路需要攙扶。剛照顧女兒時,林照程說,「人家對我多看一眼,都是一個殺傷力,我總覺得人家瞧不起我的孩子」,很多人說,這是上輩子「歹積德」,這個孩子是來「討債的」。
林照程說,有一次坐飛機,詠晶不自覺發出「嗚、嗚」怪聲,前方女乘客回頭瞪了一眼,他立即用手壓住女兒的嘴巴,但她依舊發出「嗚、嗚」的聲音,女乘客立刻大聲咆哮;他只能不斷道歉,但又不能清楚解釋女兒生病了,「我的心被深深地刺傷了」。
為治好女兒的病,林照程尋遍偏方,甚至有自稱通靈大師要他改運、換工作、借錢進貨賣通靈大師的精油;不到半年時間,原本富裕的林家,頓時變成負債兩、三千萬元,林照程一度想帶兩個女兒尋短。
林照程說,他到處借錢,一個教會朋友告訴他,「不用利息,唯一的條件就是來教會」,當時他抱著應酬心態去,但教友的接納、鼓勵,讓他們重新甦醒,「生命的存在是一種責任」。
透過教會幫助,他們開始還債,解決龐大債務,也懂得調整心態,修復夫妻間原本千瘡百孔的關係。
林照程、蕭雅雯決定將「對詠晶的小愛化為大愛」,創立了天使心基金會,舉辦講座分享親身遭遇,鼓勵特殊家庭走出陰霾。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林照程說,許多人聽到他們的經歷,甚至嚎啕大哭說,「我們不要再孤單走下去!」
今年三月六日是林詠晶過世五周年紀念日,她用另一種更有意義的形式活在世間。林照程想對女兒說,「妳不是上輩子相欠債,妳像身負使命的小天使,妳讓爸爸學習看自己的不是,讓爸爸學會如何能夠忍耐。我好想念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