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文章:鄭語謙 / 聯合新聞網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昨天舉行畢業典禮,應用外語系畢業生、玻璃娃娃張祈茗以全系第一名畢業,感動許多人。張祈茗的媽媽朱秀琴四年來天天陪伴她到校「伴讀」,昨天也獲前副總統蕭萬長頒發「榮譽畢業證書」,她領獎時不禁紅了眼。
分享的文章:鄭語謙 / 聯合新聞網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昨天舉行畢業典禮,應用外語系畢業生、玻璃娃娃張祈茗以全系第一名畢業,感動許多人。張祈茗的媽媽朱秀琴四年來天天陪伴她到校「伴讀」,昨天也獲前副總統蕭萬長頒發「榮譽畢業證書」,她領獎時不禁紅了眼。
他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經三次嘗試自殺。10歲那年,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從此,熱情 、好動 、充滿生命力,是對力克胡哲最棒最貼切的形容詞 !
力克 Nick Vujicic 是澳洲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身障兒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身障者,並獲壓倒性勝利,被當地報紙封為「勇氣主席」。他是第一位登上《衝浪客》雜誌封面的菜鳥衝浪客,在夏威夷與海龜游泳、在哥倫比亞潛水,踢足球、溜滑板、打高爾夫球樣樣行。
生命鬥士力克在聽說一個沒有四肢的小朋友,是如何在學校被欺負的事情後。力克開始到學校,向學生們演講了《欺凌的危害》。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史榮恩
環遊世界只能「搭」飛機?年僅廿一歲、華裔馬來西亞籍的陳力沈(James Anthony Tan)靠自己「開」上青天。昨天下午他駕駛單螺旋槳飛機降落台灣桃園機場,這是他挑戰史上最年輕獨自駕駛單螺旋槳飛機環遊世界的第三站,才出關,餓壞的他用不太標準的中文說,最想吃小籠包和牛肉麵!
陳力沈三月廿八日在馬來西亞總理祝福下,從梳邦(Suban)機場駕著Cessna 210 Silver Eagle單螺旋槳飛機起飛,展開「Malaysia Around The World」的環遊世界旅程。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邱立雅
花蓮縣瑞穗國中三月廿九日段考,一年級女生田曉琪當天凌晨護送阿嬤到廿三公里外的玉里慈濟醫院急診,沒錢搭車返校,只好挨餓淋雨,狂奔三小時趕考,邊跑邊喝雨水解渴,當這名「超馬女孩」結束「半程馬拉松」衝進教室考試的瞬間,同學歡聲雷動。
「跑十公里就虛脫了!」田曉琪說,自己雖然讀過體育班練足球,但一下子長跑廿三公里也會腿軟,剩下的十三公里全靠意志力,每一步都很沉重,但不斷想到她曾對全班承諾:「我要好好振作、重新開始」,考試也這麼硬撐,結果一交卷就累癱。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游婉琪
交通大學建築所學生陳思因,三年前因為網路上一段影片,決定主動申請到印尼峇里島知名竹子建築公司「PT Bambu Pure」實習,在當地蓋了人生中第一棟房子「噹啪噹衝浪小屋」。她從竹林採竹子、烤竹子、削竹子、畫設計圖到搭建,完成自己設計的成品,每一樣都是全新體驗。
在赴印尼實習前,陳思因對竹子建築並不陌生。她表示,在學期間就曾在交大土木系學長簡志明號召下,利用寒暑假前往偏鄉部落,用竹子替原住民蓋部落學校。三年前偶然在網路上看到印尼綠色學校與純竹子公司創辦人John Hardy主講的「我的綠色學校夢」影片後,決定籌募資金展開這段海外實習歷程。
即使純竹子公司沒有釋出任何徵才訊息,陳思因依然懷抱著高度期待投出作品履歷,沒想到真的在兩個月後收到回音。在短短五個月時間內,陳思因除了參與三個度假開發案執行,更從畫設計圖、手削竹子、用竹條做模型,到深入竹林採竹、挑選石頭,搭建出生平第一座竹屋。
陳思因表示,進入交大建築所前,她曾對大氣、園藝、心理、天文、機械等許多領域產生興趣,但在選填志願時,卻選擇了最高分的科系,直到大四那年選修土木系開設的基本設計課程後,心底才冒出了「這就是我想要」的聲音,讓她人生開始出現大轉彎。
陳思因表示,畢業後她打算利用所學與實習經驗,持續投入「義築」行列,目標希望成立財團法人,籌募穩定資金免費幫助更多原住民部落蓋學校。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王彩鸝
棲身在距離高鐵站十五分鐘車程、台南永康區的巷子裡,六十七年次的鄭倉奇,居陋巷仍不改其「創業」之志,沒有響叮噹的學歷,五專和二技都念私校,當了十年上班族之後,他憑著一身好技術,勇敢走上創業,四年前創立「緯士登科技」,他設計製造的全自動壓粉機,遠銷阿根廷、前進義大利,也攻占大陸市場,年營業額上億元,去年更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創事業銀質獎。
短短三年,廠房從三百坪擴增到五百坪,鄭倉奇引領訪客參觀剛租的新廠房說,「下一步,我要自己買廠房。」他對未來的信心,跟南台灣的太陽一樣熾盛。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李承宇
一頭俐落短髮、一襲花洋裝、一雙銀色高跟鞋、一臉親切笑意。羅穎怡大學畢業就進國泰航空,十七年歷練了十二個部門,如今是國泰台灣暨韓國區總經理;說她像鄰家女孩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她剪掉長髮前,還會在臉書詢問好友意見,完全是Y世代年輕人做的事。
年紀輕輕就當上台灣區總經理,關鍵在於羅穎怡有著和傳統不一樣的思維。「為什麼什麼東西都要靠學校教?」她質疑,企業要找有潛力的年輕人,「是要找對的人,有對的態度」,「愛不愛工作、做人愛不愛計較,都不是學校能訓練出來的。」她認為,過度依賴學校教育,反而會讓年輕人無形中形成了綁手綁腳的框架。
分享的文章:自由時報 / 邱紹雯
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昨天公布,今年考題難,全國滿級分考生人數驟減,台北市仍有五十人拿到滿級分,比去年少卅二人,滿級分比例占全國的三成。其中,仍以建中廿七人滿級分,獨占鰲頭,而學生曾可維、簡瑞霖更名列基測、學測「雙滿分」。
以北市各校「滿級分排行榜」來看,仍以建中居冠,廿七人滿級分,較去年少了快一半,北一女中十五人滿級分,略微下滑兩人,附中三人、成功高中逆勢成長一人,松山維持平盤。而以往表現不俗的私立高中,這次僅有薇閣、私立復興實驗高中各有一人滿級分。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喻文玟
台中一中應屆畢業生吳其穎,今年參加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考滿級分。吳其穎求學歷程像「龜兔賽跑」,高一成績不突出,數學成績曾在及格邊緣,逐漸修正讀書方法,高二、高三都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就讀普通班的他推甄上台大、陽明、台北醫學大學的醫學系,表現亮眼。就讀第三類組的吳其穎,國文、英文科最下功夫,他高中入學那年基測加考寫作測驗,但不計分;「高二時參考同學的作文,發現我的作文程度跟國中生沒兩樣。」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孫蓉華
記筆記要花不少時間,但好好運用筆記,可以讓學習更有效率。台北市建國中學高二學生林宗勳,平時就會把上課時記下的筆記,回家後再重新整理一次,考試之前再將自己記的重點複習一次即可。
林宗勳說自己的讀書方法就是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並且邊聽邊寫筆記,以不同顏色的筆來區分,例如有的是重要、有的是不太清楚等。上課時的筆記內容,他會再重抄一次。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陳智華
就讀小六的弘弘,每周五晚上去音樂教室學鋼琴,對他來說「學琴很快樂」。小二開始學鋼琴的他說,原本是爸媽帶他去學琴,因為看到偶像S.H.E演唱會中Ella自彈自唱,讓他很想學鋼琴。
弘弘的妹妹芸芸現在三年級,學鋼琴兩年半,她最喜歡彈的是「快樂農夫」,因為「很好聽」,參加幾次鋼琴比賽都得獎,她說:「拿到獎盃很高興。」芸芸說,班上快一半的同學都在學鋼琴。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何定照
去年奪得三項金馬獎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年初在台上映,引發熱烈討論。片中,主角黃家正從「鋼琴神童」到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彷如驚心辯證;片外,香港導演張經緯從音樂路轉向電影路,則是發現自我之旅。
「能發現自己的天分所在,都因為我太太!」張經緯說,他十一歲起拉大提琴,夢想當馬友友,香港影藝學院音樂系畢業後,進入香港小交響樂團擔任助理大提琴首席,又在拔萃女小學教琴,工作穩定收入豐厚,他卻覺得「還想尋找些什麼」。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何定照
排灣族青年指揮悟朗,熱情追夢二十年,返台後卻面對沒有固定工作的殘酷現實,目前仍是「半職業狀態」。
台灣音樂教職、樂團職有限,在德苦學九年、指揮過多個樂團的排灣族青年悟朗,當年為履行與台灣母校的約定,毅然返台,卻兩度遇上學校人事凍結、轉型。走投無路的他,差點去當超商店員。
悟朗自小家境不佳,學琴全靠偷學,就讀玉山神學院音樂系後,終日在琴房瘋狂苦練。畢業後赴德深造,先後在慕尼黑音樂大學、拜魯特教會音樂高等學院拿到最高指揮文憑。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何定照
音樂市場緊縮,工作越來越難找。上千音樂班、廿幾所音樂科系的學生,等畢業夢醒時才發現,擠進教職難,想轉行更難。
杜黑認為,音樂系應廣開古典演奏以外的課程,如流行音樂、藝術行政、錄音工程、音樂教育等,讓自小少有機會挖掘其他才能的學生,及早發現新路。
朱宗慶則樂觀認為,文創法推動、兩岸交流,將製造更多機會,學生要培養充足專業與寬廣視野,才能創造可能,「朱宗慶打擊樂團不也是從零開始?」
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家裡的水缸空了,大陸八歲女孩楊微背起竹簍,裡頭裝著用來儲水的塑膠袋,和村裡夥伴出發去取水。近來中國大陸四川、雲貴交界飽受乾旱之苦,敘永縣水潦彝族鄉的學校已經放起「高溫假」。
在家的孩子組了「取水娃娃陣」,天天得攀著絕壁邊上的小徑,踏過「最窄只能放下半隻腳」的山路,一步一險,到一公里外的山洞中汲取泉水。
分享的文章:聯合名人堂 / 朱宗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就讀幼稚園大班的女兒日前發燒、喉嚨痛,雖然身體不舒服、氣色不佳,但卻表現得十分平靜,很少像以前那樣哭鬧不已,反而很配合地去看醫生,多喝水和休息。還好,因為平時注意營養均衡、勤吃蔬菜水果,養成運動、充足睡眠的習慣,抵抗力不差,很快就復原了。
記得那天,仍在生病中的女兒突然跟我說「對不起」,我愣了一下。問她「怎麼了?」平常童言童言的她,卻非常認真地回答我: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心裡頓感窩心的我,摸摸她的頭跟她說:沒關係,人難免會生病,只是平常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生病的時候,才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來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