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文章: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 何明修

2014年的3月18日夜晚,400多名學生跨過立法院圍牆,佔據了立法院議場,開啟了為期24天的太陽花學運。學運不僅阻擋了正在立法院審議的兩岸服貿協議,也重新定義台灣人民的兩岸座標,是影響近代台灣最深遠的一場學生運動。

太陽花周年,《蘋果》論壇將透過當時參與學運的學生、教授與各領域人士,以系列文章的方式,重新回顧這場學運,它留下什麼?又該如何省思與前瞻?

在318學運即將滿1周年的前夕,周末的台北有許多場回顧性的座談會與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台灣教授協會、華人民主書院分別邀請各領域的教授,共同探討佔領立法院的歷史意義,學運成員也將分享他們一年來的反思。理所當然,與太陽花隔海呼應、相互聲援的雨傘革命也沒有缺席,香港運動者將一同探索如何深化彼此合作。 

從公民不服從到學術活動,從學生的衝撞體制到學者的靜態會議,太陽花學運所激盪出來的巨大能量,看似消散了。在此時,仍有上百位學運成員面臨司法體制的秋後算帳,籌組運動型政黨的努力仍積極進展,只不過,無論是法庭上的理念辯護抑或是打破藍綠對立的參選活動,很難引發出去年春天那股巨大的激情。事實上,在去年「光榮出關」之後,青年理想主義曾帶來了一股政治參與的風潮,無論是經營公民媒體、推動罷免、修改《公投法》與投票年齡、參與輔選甚至是直接參選,都是傳遞了太陽花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的空前挫敗,也或多或少與執政者當初強硬對待學運有關。 

棄規則展現創造力

有些人認為,國民黨的敗選,以及甚至看似非常有機會的2016年變天,已經算是還給學運一份應有公道。這種看法忽略了太陽花學運所提出諸多深刻的質問:鼓吹自由貿易的新自由主義是否已經加劇貧富差距?更緊密的兩岸經貿往來是否只獨利了對共產黨卑躬屈膝的少數政商權貴?難道為了討好中國,我們必得委曲求全,犧牲辛苦建立的民主程序與言論自由?在學運落幕之後,頂新案、共諜案、香港雨傘革命等事件引發了重大的關注,這顯示台灣社會仍舊沒有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也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集體意志,共同承擔艱困抉擇的後果。

社會學的觀察指出,急劇的制度變遷往往形成於稍縱即逝的例外時期,在更多時候是承平與沿襲,儘管既有的制度有其不滿,仍舊被人們勉強接受。激情的運動參與也不可能持久,在密集而緊湊的抗爭動員之後,參與者卸下了創造歷史的重擔,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然而,通常也只有在那些短暫的燦爛時刻,無限的想像力爆發出來了,過去盲目遵守的規則被揚棄了,人們終於有機會展現出自己的創造力,並且窺見了美好生活的圖像。 

形塑台灣未來輪廓

在佔領立法院的24天裡,有些運動者辦理休學,辭了工作;有人耽擱了終身大事,更有人在事後很快地走上紅地毯。激烈的運動參與打亂了原先的生涯規劃,讓當事者走向未曾料想過的軌跡。在激情消散之後,在佔領運動中所獲得體悟與啟發,將一直伴隨著這一群年輕人,影響著他們求學、職涯甚至是親密關係的安排。而10年、20年後,太陽花世代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將會共同形塑出台灣社會的未來輪廓。

在《胡士托風波》中,李安用一位天真善良的年輕人來比喻美國在60年代成長的年輕世代。儘管故事的主人翁沒有親身參與那場著名的音樂會,周遭的反抗文化與運動風潮卻帶來人生轉折,他決定告別保守封閉的家庭,坦誠地面對自己與眾不同的性傾向。同樣地,太陽花世代帶來的深遠效應,也是在抗爭散場後才開始醞釀,我們會有很長的時間慢慢思考那場學運的歷史定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