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文章:聯合新聞網 / 張佑生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Kristof)呼籲大學教授走出學術象牙塔,積極參與重大公共議題的論辯和研究,勇於發揮影響力。

紀思道在題為「聰明頭腦,渺小影響」(又名「教授,我們需要你!」)的文章中寫道,對國內外問題有最聰明見解的人之中,有些是大學教授,但絕大多數人在當今重大議題的論辯上,卻是無足輕重。最刻薄的說法是將某人歸類為「學院派」,換句話說,學者通常代表的是不合時宜、無關緊要。

曾任普林斯大大學威爾遜學院院長的安瑪麗.史洛特指出:「所有學門變得愈來愈專業和量化,讓社會大眾難以接近。」

當然有許多例外,像是經濟學、歷史學、法學和商學,尤其是公共政策。白宮主人就是法學教授出身。但整體而言,當今美國大學校園的公共知識分子,人數不如上一代。

紀思道認為,美國的博士班崇尚冷僻晦澀的知識,蔑視影響力和大眾意見,是一大問題;「不出版就完蛋」的終身職制度,讓一代接一代的教授埋首自身專業領域,拚命寫論文。特立獨行的人不是被打壓就是離開校園。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麥肯茨表示,許多學術界人士認為讓研究成果普及化是雕蟲小技,沒必要為此分心。「國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的執委會提案,協會各期刊的主編不得擁有個人部落格,簡直就是要學者減低影響力。

如此一來,任何真知灼見都是用艱深的專業術語來表達,呈現在少數人閱讀的期刊當中。

紀思道指出,曾經是他最愛的政治學,就是這樣自絕於社會大眾。以「美國政治學評論」為例,一九三○年代晚期到一九四○年代初期發表的論文中,五分之一以政策建議(policy prescriptions)為主題。

最新一次統計,比率降到百分之零點三。「阿拉伯之春」運動爆發時,許多政治學教授和大眾一樣茫然。

從線上課程到部落格和社群媒體,現在的大學教授可以教育大眾的工具和管道愈來愈多。紀思道認為,社會需要教授,請教授別像中世紀的僧侶一樣與世隔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