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文章:親子天下 / 李佩芬

 

國小習作中常見的「照樣造句」,常被批評淪於「語詞替換」,限制了孩子的創意。龔淑芬提供一個能協助孩子提升聯想力的語詞遊戲,讓孩子的造句,能跳脫「哥哥換弟弟,小花改小草」的平淡無味。

 

譬如桌上有個盛滿飲料的玻璃杯,也擺放裝著資料的透明文件夾,可以問孩子,「玻璃杯與文件夾兩個物品,有什麼共同點?」若孩子看出「透明」這項共同處,就可引導孩子,把這兩種看似不相干的物品做一交互連結。

 

如「能透視文字的資料夾,就像這杯裝了開水的玻璃杯,讓人一眼就能望穿它清澈的內心!」或「盛滿果汁的玻璃杯,就像裝了許多資料的透明文件夾,讓我們細細啜飲這美味的文字吧!」由於平時我們並不會將這兩種物件相扣連,但卻又因找到共同相似的連結點,句子的新意便能油然而生。

 

 

以中文教學見長,同時也取得師大創造力發展碩士學位的基隆市正濱國中教師梁雅晴,也曾帶學生玩過一種「語詞強力膠」語文卡片遊戲,讓孩子跳脫思考框架。

 

這套卡片的詞彙設計,簡單分成「具體」與「抽象」兩大類型(如表),家長也可依循這兩大原則無限增加。在這些字詞中,她會加入某些能轉換詞性用法的詞彙(如掙脫、流浪等),以及刻意讓抽象語詞略多於具體語詞,增加造句時的想像空間。

 

如抽到「意外」與「掙脫」時,根據她實際教學發現,多數孩子剛開始時,句子不外乎會像「我意外被水草纏住了,無法掙脫 」;但當有位孩子起了個頭,造出「小方文山」式、充滿詩意如「驚喜綁架了規矩, 意外掙脫了常理」的句子後,孩子會發現,原來意外與掙脫可以連用,而且這樣用起來意境完全不同,進而學習到跳脫慣用的造句框架。

 

由這個概念出發,梁雅晴還發展出一種難度更高的「跳棋造句法」。她把這些語詞隨機寫在文具店就能買到的跳棋棋盤紙上,仿照跳棋法玩法,跳到哪些字詞,就用那些字詞來造句,當孩子能納入的字詞愈多,或是造出的句子愈獨特,則可以獲得愈高分數:如「夕陽下雲朵掙脫青山,和出租的風箏一起出走」,就會被視為是更進階、有創意的句子。這套有趣的方法,也為她贏得二○○八年全國創意教學特優的榮譽。

 

創造學習的趣味,一向是提升動機的最佳良藥;找出造句為何總是被卡住的原因,提供方法對症下藥,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與其抱怨孩子不用心,何妨從這這幾味藥方開始,拯救孩子脫離造句苦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